钱币百科
影响深远的“金圆券”惨案和“民国卅八年新疆省造币厂铸壹圆”
近现代形形色色的新疆银圆,种类之繁杂堪称全国第一。除了光绪银钱,嗣后又造饷银、光绪银圆、光绪元宝、宣统元宝、大清银币等各式名称的银圆,繁杂不及备载。今天给大家说的这种“民国卅八年新疆省造币厂铸壹圆”,究其生产背景却离不开当时的“金圆券惨案”!
“金圆券”惨案
抗日战争胜利后,解放战争爆发,战争使得国民政府军费急剧增加,引起财政赤字直线上升。国民党统治区社会经济面临崩溃,为挽救其财政经济危机,维持日益扩大的内战军费开支,决定废弃法币,改发金圆券。
1948年8月18日,政府下令实行币制改革,以金圆券取代法币, 强制将黄金、白银和外币兑换为金圆券。行金圆券的宗旨在于限制物价上涨,规定“全国各地各种物品及劳务价,应按照1948年8月19日各该地各种物品货价依兑换率折合金圆券出售”。这一政策,使得商品流通瘫痪,一切交易转入黑市,整个社会陷入混乱。此即影响深远的“金圆券”惨案的全部过程。
民国卅八年新疆省造币厂铸壹圆
到了1949年(民国38年),局势对国民政府当局更加不利,前一年发行的金圆券(1948年8月18日,政府下令实行币制改革,以金圆券取代法币, 强制将黄金、白银和外币兑换为金圆券)已贬值到骇人听闻的地步,其与银圆的比价,最低时暴跌至面额的二十亿分之一!后来,新疆商业银行发行了以千万圆为单位的纸币,甚至最后还发行了3亿、6亿、30亿、60亿圆超高面额的纸币。最终泛滥成灾!
由于民众对纸币已毫无信心,中央政府被迫于7月初恢复银本位币制。在公告发出之前,哈密分行致电已由上海搬迁至广州的中央分行,报告新疆即日起实施币制改革,恢复银本位,并自行筹制一圆银币,此即民国卅八年新疆省造币厂铸壹圆银币。
虽然新疆位居西北边陲,但由于当时中央政府的认知错误,舍弃银本位,大量发行金圆券,导致后来恶性通货膨胀,发生后来影响深远的“金圆券”惨案。新疆当即决定恢复银本位,发行“民国卅八年新疆省造币厂铸壹圆”可谓是明智之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