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国服务热线:

400-111-9666

您的位置:首页 > 钱币鉴赏 > 钱币百科

导航栏目

钱币百科

    泉界将我国第一次全面以机器铸币的荣衔给了光绪十五年(1889年)开制的广东钱局。然而,东北的吉林机器局早于广东钱局之前就已制作“厂平”系列银币并发行流通,只可惜后继无力让粤省拔了头筹。即便如此,“吉林厂平”银币仍在中国机制币史上占有一席重要的位置。

微信图片_20211116114543.jpg

       半圆版“小一两”直径39.8mm,厚2.4mm,重26.9g.(委托河南准星艺术品鉴定评估有限公司贵金属检测中心对银币进行金属元素含量检测,结果如下:银82.95%、铜16.76%、锌0.18%、锡0.05%、镍0.02%、钴0.02%)

吉林机器局的创立

   19世纪80年代初,中俄战争有一触即发之势,为防止沙俄觊觎东北,1880年(光绪六年)吴大瀓受委三品卿衔帮办赴吉林省城,协同吉林将军铭安处理边防事务。1881年,经吴大瀓奏请清廷批准,开办吉林机器局,次年国外机器运到,厂房则于翌年完成,规模逐渐完备。

微信图片_20211116114549.jpg

吉林机器局

光绪八年吉林厂平壹两

  “光绪八年吉林厂平壹两”早先并无明确的史书记载,泉界常见的吉林厂平壹两多为光绪十年制作发行的。有人认为,该年吉林机器局尚未完工,光绪八年厂平壹两应属臆造。但实际上吉林地处偏远,外界并不清楚吉林机器局制造银两的情况。

微信图片_20211116114553.jpg

   半圆版“大一两”直径43.5mm,厚2.8mm,重37.3g (委托河南准星艺术品鉴定评估有限公司贵金属检测中心对银币进行金属元素含量检测,结果如下:银90.99%、铜8.40%、锌0.52%、锡0.06%、镍0.01%)

   直到民国10年,意大利驻华总领事馆参赞罗斯调派汉口,发行了《吉林银两币》的小册,才为国内泉界知晓。但在罗斯披露之前,泉界尚无人知晓吉林机器局造币之事,且订购的机器于光绪八年时已运到,所以何来臆造之说?最可靠的说法是,吉林将军希元向朝廷报告已试制银钱行用,交机器局制造面额为一两、七钱、五钱、三钱、一钱等5种银币,厂平壹两便是此时所制。

微信图片_20211116114557.jpg

   串珠版“大一两”直径43.5mm,厚2.8m,重37.2g (委托河南准星艺术品鉴定评估有限公司贵金属检测中心对银币进行金属元素含量检测,结果如下:银82.42%、铜16.84%、锌0.61%、锡0.07%、镍0.03%、钴0.03%)

   光绪八年厂平壹两被埋没数十年不为人知,事实上,光绪八年可谓是中国机制银币的鼻祖。存世稀少加之此币极富历史意义,历来为研究、收藏界所重视,是名副其实的钱币大名誉品。